把焙肉和醴陵三辣(醴陵辣椒、醴陵大蒜、醴陵生姜)放在一起炒,就是大蒜辣椒炒焙肉。三、湖南醴陵清末民初醴陵窑瓷塑湖南醴陵生产陶瓷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,远在东汉时期,醴陵就有较大规模的作坊,专门从事陶器制作;清朝雍正初年,醴陵开始烧制粗瓷;清末民初,在当地一些开明知识分子的推动下,醴陵瓷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。

湖南醴陵有什么特产?

作为低调的潇湘子女,个个都是低调的吃货,无论是朴实无华的米豆腐,还是随处可见的炒粉凉粉,随便哪样都可以炸出一票拥趸。要说湖南醴陵的特产,米豆腐必须榜上有名,虽然是带不走的美食,确实每个离开的人心中最浓郁的乡愁。米豆腐色泽金黄,是由大米、黄豆和石灰(也有不用黄豆的)做的。大米和黄豆都用石磨磨细,将磨好的米浆或豆浆倒入大铁锅,最开始用大火煮,煮到半熟时再用小火,加入适量的石灰,边煮边搅,直至煮熟为止。

当煮熟的米浆变成糊状,趁热装入预先准备好的盛器内。等冷却后,色泽金黄,柔嫩滑口的米豆腐也就做成了。是用粘米浸泡后打浆,加热煮的时候加上适量的精石灰,然后捞出冷却后即成凝胶状的米豆腐。能勾起乡愁的,当属街道上随处可见的米豆腐摊。米豆腐落锅,随着滚水上下沉浮。揭开另一只汤锅,舀起半瓢肉骨头汤冲进放好调料的菜碗,葱花一下子浮到汤面上来。

随着一声拉长变形的“米豆腐一碗,来嘞”的当口,店主人飞快地从滚水中捞起半勺子烫好的米豆腐,倒入这漂着葱花的汤中。滚烫、鲜香、软嫩之中还带着一点韧劲,胡椒自己来噢。每一调羹挖下去,就盛一颗最多两颗豆腐,半勺汤,送到嘴边,轻轻一唆,连汤带豆腐滑入喉咙,滚烫的味道从喉头一直延伸到脔心蒂子,差一点连眼泪都出来了。

带不走的特产米豆腐,带走的特产不得不提醴陵焙肉。醴陵熏制的焙肉色泽亮黄,盐味浸润,肉香内敛,格外香醇。湖南人善于炮制各种腊味,各地做腊肉的做法也是大同小异。最正宗焙肉产地官庄山区,焙肉注重肥肉,收得久了油水尽失,就没有风味可言,醴陵民间收藏焙肉的方法十分特别,整条焙肉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,全部浸泡在茶油坛子里,可以保存到第二年秋天。

把焙肉和醴陵三辣(醴陵辣椒、醴陵大蒜、醴陵生姜)放在一起炒,就是大蒜辣椒炒焙肉。用辣椒、生姜和红衣大蒜等做配料。把焙肉切片后洒上些辣椒粉和调味料,放甑里蒸,清香诱人,别有风味,瘦肉绛红,肥肉通明,肉皮微黑带黄。也可以放在饭坯上蒸熟,蒸到焙肉的肥肉变成浸润的半透明的状态时,趁热改刀为一指宽的厚片,下锅稍稍一爆,普通的放辣椒粉一拌即出锅,讲究的还会加上大蒜、萝卜干、蕻菜苔干或者冬笋片等,随意就可以下三碗饭。